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血虚津亏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津血亏虚,机体失于濡养,以面白无华、皮肤枯槁、唇甲淡白、鼻燥咽干、目涩少泪、小便短少、大便干结、舌红少津、脉细而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便秘、燥痹、消渴、虚劳、痿证等疾病中。

英文名称

syndrome of blood deficiency and depleted fluid

相关疾病

便秘、燥痹、消渴、虚劳、痿证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便秘

临床表现为大便干结,面色淡白无华,心悸健忘,头晕目眩,口干,舌淡红少泽,脉细。认为素体血虚,津亏液少,或产后病后,阴血虚少,或失血夺汗,伤津亡血,均可导致血虚津亏。血虚则大肠不荣,液亏则肠道干涩,导致大便干结,便下困难。治宜养血生津,润肠通便,方用润肠丸(《沈氏尊生书》)加减。

2、燥痹

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隐隐作痛,不红不肿,伸屈不利,甚则麻木不仁,口舌干燥,肌肤干涩,燥渴欲饮。多因阴血亏虚,津枯液涸,筋脉关节失濡所致。治宜滋阴养血,活血润燥,方用四物汤(《和剂局方》)合生脉饮(《医学启源》)加减。

3、消渴

临床上表现为多尿,多饮,多食,形体消瘦,头晕耳鸣,皮肤干燥,全身燥痒,舌淡红少苔,脉细数。多见于消渴病后期,主要在于阴虚津亏,燥热偏胜。治宜滋阴养血,清热润燥,方用六味地黄汤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)合百合固金汤(《慎斋遗书》)加减。

4、痿证

临床表现为肢体筋脉弛缓、软弱,甚则肌肉萎缩和瘫痪。多因素体脾胃亏虚所致。治宜健脾养血,濡养筋脉,方用参苓白术散(《和剂局方》)和虎潜丸(《丹溪心法》)。

5、虚劳

临床表现为形体虚弱,头晕目昏,耳鸣耳聋,心悸健忘,筋肉酸痛,口干咽燥,皮肤干燥,大便秘结,舌淡少苔,脉细数。常因禀赋不足,后天失调,或诸病失治,病久失养,或积劳内伤,形神过耗,渐至元气亏损,精血虚少,脏腑机能衰退,气血生化不足所致。治宜健脾养血,滋阴生津,方用归脾汤(《济生方》)加减。

病因

病因

是由于素体血虚,汗、吐、泻,或温热病邪耗津伤液,或因失血,产后出血过多引起。

病机

阴血与津液亏损,脏腑失于濡养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形体消瘦,头晕耳鸣,心悸健忘,失眠多梦,口干咽燥,鼻唇燥裂,干咳失音,皮肤干燥,目涩少泪,尿少便结,舌淡少津,苔少或剥,脉细小。

症情分析

血虚而脏器、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营养,则见头晕耳鸣,两目干涩,心悸;血虚失养而心神不宁,故症见健忘,失眠,多梦等。津液亏少,脏腑、组织、官窍失于充养、濡润,则口干咽燥,鼻唇燥裂,皮肤干燥;津液耗伤,尿液化生乏源,则小便短黄;肠道阴津亏虚,失于濡润,以致便干;血虚津亏则则舌红干、脉细数。

治疗

治法

养血生津

方药

四物汤合增液汤。

常用中药

熟地黄、当归、白芍、川芎、玄参、麦冬、生地黄。

转归预后

本证多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阴血与津液亏损的患者。在病机演变过程中,易生风化燥,而出现筋肉膶动,手足震颤,肢体麻木等动风症状及口咽干燥,皮肤干涩,渴而喜饮等燥热表。由于精血同源,若大量失血或素体血虚,汗吐泻太过,以致血液和津液大量耗失,病情进一步发展,血脉空虚而表现为面色苍白,眩晕,心悸,舌淡少苔,脉微欲绝等危重证候者,称之为“血脱”。这是血虚津亏证在临床诊治时应该注意的。而血为气之母,气为血之帅,两者相互依存,相互为用,因此血脱又常伴随气脱、亡阳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