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气滞血瘀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胃气滞血瘀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胃脘气机不畅,瘀血阻滞,以胃脘胀痛或刺痛,拒按,呕吐,呃逆,舌紫有瘀斑,舌下青脉瘀紫扭曲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胃痛等疾病中。
发病部位
胃
就诊科室
消化内科、脾胃病科
相关疾病
胃痛
症状详情
常见病
胃痛
多见胃脘及两胁胀痛,还可见嗳气叹息,纳差食少,大便不实,形瘦乏力,舌暗,脉涩。治宜疏肝健脾,活血通络,方用四逆散合丹参饮。
病因
病因
本证由胃脘气机不畅,瘀血阻滞所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胃脘胀痛或刺痛,拒按,呕吐,呃逆,舌紫有瘀斑,舌下青脉瘀紫扭曲。
症情分析
胃气机不畅,气郁中焦,气滞血瘀,不通则痛,则胃脘胀痛或刺痛,拒按,呕吐,呃逆;舌紫有瘀斑,舌下青脉瘀紫扭曲,为气滞血瘀之象。
治疗
治法
行气化瘀
方药
失笑散合丹参饮。
常用中药
五灵脂、蒲黄、丹参、檀香、砂仁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