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胃燥津伤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津液耗伤,胃失濡润所致,以胃脘嘈杂,痞闷不舒,饥不欲食,口渴,便结,舌干少津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膈疝、消渴等疾病中。西医学中的糖尿病、食管裂孔疝可见本证。

英文名称

syndrome of fluid injury due to stomach dryness

其它名称

胃燥津亏证

发病部位

就诊科室

消化内科、内分泌科

相关疾病

膈疝、消渴、糖尿病、食管裂孔疝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消渴

临床见消谷善饥,大便秘结,口干欲饮,形体消瘦,舌红苔黄,脉滑有力。治宜养胃增液,润燥通腑,方用消渴方加减。

2、膈疝

临床见胸骨后或胃脘部灼痛,吞咽梗塞,口燥咽干,恶心呕吐,大便秘结,舌红少津,无苔或少苔,脉弦细。治宜滋阴和胃,方用麦门冬汤合益胃汤加减。

病因

病因

本证由津液耗伤,胃失濡润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胃脘嘈杂,痞闷不舒,饥不欲食,口渴,便结,舌干少津等。

症情分析

胃阴不足,胃失濡润,胃气不降,气郁中焦,则胃脘嘈杂,痞闷不舒,饥不欲食;口渴,便结,舌干少津为胃阴亏虚之象。

治疗

治法

滋阴益胃

方药

益胃汤。

常用中药

沙参、麦冬、冰糖、细生地、玉竹等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