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肝虚血瘀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因血行瘀滞,肝血亏虚所致。以两胁隐痛或偶有刺痛、头晕眼花、妇女经闭、面白、舌淡紫、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翻花疮等疾病中。

其它名称

血虚肝瘀证、肝瘀血虚证

发病部位

就诊科室

皮肤科

相关疾病

翻花疮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翻花疮

症见创面久不收口,暗淡色滞,流稀薄腥臭脓水,头晕眼花,肌肤甲错,舌淡紫或有瘀点,脉细涩。治宜化瘀养肝,方用桃仁红花煎加减。

病因

病因

本证因血行瘀滞,肝血亏虚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两胁隐痛或偶有刺痛、头晕眼花、妇女经闭、面白、舌淡紫、脉细涩等。

症情分析

血行瘀滞,肝血亏虚,则两胁隐痛或偶有刺痛;女子以肝为先天,肝血不足,冲任失养,血海空虚,故月经量少、色淡,甚则闭经;血虚不能上荣头面故面白无华,头晕;舌淡,脉细,为血虚之象。

治疗

治法

化瘀养肝

方药

膈下逐瘀汤合补肝汤。

常用中药

灵脂、当归、川芎、桃仁、丹皮、赤芍、乌药、玄胡索、甘草、香附、红花、枳壳、山茱萸、桂心、细辛、茯苓、柏子仁、防风、川乌头。

转归预后

肿瘤生长迅速,病程慢性,易发生转移,一般预后较差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