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瘀痰结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肝瘀痰结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湿热久羁,聚而生痰,气滞血瘀,痰瘀互阻于肝而出现的证候。常见于积聚、黄疸、胁痛等疾病中。
其它名称
肝瘀痰阻证
发病部位
肝
就诊科室
消化内科、感染性疾病科、肝病科
相关疾病
积聚、黄疸、胁痛
症状详情
常见病
1、积聚
症见脘腹之内有成形结块,固定不移,按之作痛,腹胀不舒,食少痰多,或皮下有瘀点,面色不华,舌质晦暗,或舌体胖,苔腻脉弦滑。治宜消积化痰,软坚散结,方用宣明三棱汤(《宣明论方》)加减。
2、黄疸
症见身目发黄,面色暗滞,目眶晦暗,伴肝脏肿大,刺痛,胸腹胀满,肢体沉重酸困,乏力,纳食减退,厌食油腻,恶心,多痰或咯痰量少,口渴不欲饮。治宜化瘀涤痰,方用涤痰汤(《济生方》)合失笑散(《和剂局方》)加减。
3、胁痛
症见胁下弦急刺痛,心下瘀块,坚硬如盘,呕恶痰多,舌质紫暗或有瘀斑,苔厚腻,脉弦涩,治宜行气化痰,活血化瘀,方用导痰汤(《妇人良方》)合血府逐瘀汤(《医林改错》)加减;胁痛因肝气郁滞,痰热挟瘀者,临床见胁肋胀满疼痛,按之不舒,并可波及胃脘,厌食油腻,恶心嗳气,小便黄赤,大便粘滞不爽,舌质紫,舌苔白腻,脉弦,治宜疏肝达郁,和营通络,方用四逆散(《伤寒论》)合瓜蒌散(《丹溪心法附条》)加减。
病因
病因
郁怒伤肝,或土壅木郁,肝失疏泄,气滞不畅,水湿停聚,聚湿生痰,停滞日久,气滞血瘀,痰瘀互结,或因嗜食肥甘,脾失健运,痰浊内生,阻遏肝脏,气机不畅,日久脉络瘀阻,痰瘀互结,肝脏肿大疼痛,或湿热疫毒致肝病、肝病迁延,邪气留着不去,而损伤肝脏功能。
表现
临床表现
胁下痞块,胁肋刺痛,或胁下痞满而痛,肝脏肿大,腹壁青筋暴露,纳呆,厌油,咯吐痰涎,头晕心悸,肢体沉重,舌质胖嫩,边有齿痕,舌质暗或有瘀斑,苔腻,脉滑。
症情分析
肝气瘀滞,痰瘀互结,聚而成块,则胁下痞块,胁肋刺痛,或胁下痞满而痛,肝脏肿大,腹壁青筋暴露,肝木克土,脾失健运,痰湿加重,蒙蔽清窍,则头晕;痰瘀阻碍气机,升降失和,则纳呆;舌质胖嫩,边有齿痕,舌质暗或有瘀斑,苔腻,脉滑为痰瘀互结之象。
治疗
治法
祛痰化瘀
方药
膈下逐瘀汤合小陷胸汤。
常用中药
灵脂、当归、川芎、桃仁、丹皮、赤芍、乌药、玄胡索、甘草、香附、红花、枳壳、黄连、半夏、瓜蒌。
转归预后
肝气郁滞,久则入络,则血行瘀阻,湿浊困遏阳气,热邪或郁火耗损阴血,最终导致肝、胆、脾、胃、心、肾等多脏功能失调,形成气滞、血瘀、湿阻、热郁、气阴亏虚等复杂证候,预后欠佳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