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虚耳窍失养证
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血虚耳窍失养证,中医病证名。指血液亏少,耳窍失养,以听力渐减,听音不真,心悸耳鸣,头晕目眩,失眠多梦,面白,舌淡,脉细等为常见症的证候。常见于耳鸣、耳聋、旋耳疮等疾病中。
发病部位
耳窍
就诊科室
耳鼻喉科
相关疾病
耳鸣、耳聋、旋耳疮
症状详情
常见病
耳鸣
耳鸣的起病或加重与精神紧张或压力过大有关。心烦失眠,惊悸不安,注意力不能集中,面色无华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弱。治宜益气养血,宁心通窍。方用归脾汤加减。
病因
病因
血液亏少,耳窍失养所致。
表现
临床表现
听力渐减,听音不真,心悸耳鸣,头晕目眩,失眠多梦,面白,舌淡,脉细等。
症情分析
血虚不能上荣耳,则听力渐减,听音不真,心悸耳鸣,头晕目眩,失眠多梦,面白,舌淡,脉细等。
治疗
治法
养血滋耳
方药
四物汤。
常用中药
熟地黄、当归、川芎、芍药。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