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

少阴阴虚水热互结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少阴阴虚水停而出现的一组证候群的概称。系阴虚,水热互结所致。临床表现为下利,小便不利,咳嗽呕吐,口渴,心烦不得眠,舌红少苔,脉沉数。常见于淋浊、水肿等疾病中。

其它名称

猪苓汤证

就诊科室

肾内科、中医科

相关疾病

淋浊、水肿

症状详情

常见病

1、淋浊

症见小便不利,淋漓不止,时作时止,腰痛心烦少寐,咽干唇红,舌红少津,脉细数。治宜滋阴清热,化气行水,方用知柏地黄丸(《医方考》)。

2、水肿

症见多因水肿病肿势盛,用温阳峻下之药后,肿消大部,浊水残留,郁而化生虚热,此水液停聚,阴虚生热,当滋阴清热利水,方选猪苓汤(《伤寒论》)。

病因

病因

本证系阴虚,水热互结所致。

表现

临床表现

下利,小便不利,咳嗽呕吐,口渴,心烦不得眠,舌红少苔,脉沉数。

症情分析

阴虚有热,水气内停。偏渗于大肠,则下利;水气上逆犯肺,肺失宣肃则咳,水气犯胃,胃气上逆则呕;水热互结,津不上承,加之阴液虚少,故见口渴;阴虚有热,上扰神明,故见心烦不得眠;湿热内停,水气不化,则小便短赤而不利。

治疗

治法

育阴清热利水

方药

猪苓汤。

常用中药

猪苓、茯苓、阿胶、泽泻、滑石、车前子、生地、木通、丹皮等。

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